作者 顧美芬 2005.05.22
一、要不要吃冰淇淋
去年,雙雙超過八十歲年邁的父母從加拿大來看我,與我們共度一個月的聖誕節期。我每天早上忙完自己的事,中午就帶他們出門逛逛,吃午餐。從鍋貼,牛肉麵到西餐,鐵板燒,好像除了吃,沒辦法表達愛。
有一次在購物中心,我們正吃完午餐,我看著冰淇淋店,心想爸媽吃不吃得下,這個眼神一定被爸爸看見了,他先問我:「要不要吃冰淇淋?」我說吃不下了,反問他們要不要,他們也搖搖頭笑說吃不下了。都知道吃不下,但還要問一問,就是要想盡辦法表達愛。
去買菜時,我一直問要不要這個要不要那個,爸媽怕添我麻煩,幾乎一律說不用不用。我只好補捉他們的眼神,最得意的一次就是看出媽媽想吃紅豆蓮子湯,因國外不容易買到,她煮多了又沒人吃,我買了一打易開罐,發現媽媽喜歡,常常在下午開一罐享用。
除了這些,就是搶著付帳。可惜父親現在行動不像以前,他常常搶輸,因為我一瞥見他開始掏錢,就去櫃臺把帳付掉。但我有時也故意讓他贏,他把錢交給來添水的服務生,我就裝作沒看見。
父親從我小時候就是用這個方式來表達愛的。不論考一百分,第一名,做班長,一律都有賞。回想那時拿到錢的心情,好像並不怎麼興奮,大概寧願被稱讚一番或被擁抱一下,但以前的父母不講究什麼「親子溝通」或「肢體語言」,在物質匱乏的時代,他們用最實際的方法表達愛。
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去麵店,我在找最便宜的價目,爸爸一定又看出我的眼神,他說,「挑你最喜歡的,不要管價錢。」小小的我,不知道他口袋有足夠的錢才會帶我來吃麵。
母親也是從我小時候就自己做衣服給我,大概打扮這個么女兒是她極大的滿足吧。後來母親不自己做衣服了,讀書時,母親會等我有空,一起上街買衣服。我在美國開始工作了,她就寄來職業婦女的套裝,懷孕了,又寄孕婦裝。直到現在,行李中一定有一大包給我的行頭。有次帶她去百貨公司,我的眼光在一件深藍底粉紅小玫瑰花的毛衣上多停了幾秒,媽媽就買下它送了我。
二. 捕捉孩子的渴望
父母這樣主動的給予,好像也影響我對孩子的教導。我常在買東西時,遇上這樣的一幕,就是一個哭鬧不休的孩子,眼睛盯著想要的東西,一個氣極敗壞的父母,手中拉扯小孩,口中又是罵又是羞辱。我心中難過,總想有更好的解決吧。孩子要的若是合理,父母無力供應,已是令人心酸,孩子要得不合理,恐怕打罵羞辱都解決不了他心中的渴望。
家中三個孩子從小不會因要不到東西而撒賴,不高興,不講理。有時反而會說,「媽咪,這個很貴耶,買便宜的好了。」我想原因就是,我主動捕捉了他們的渴望。而最大的渴望,恐怕還不是物質而是時間,更準確地說,是注意力。
我注意到玩具店中的小孩,眼中雖有光彩,因為玩具到手,可以暫時忘了媽媽。但在家中,在公園裡,我和孩子們共度的時光,滿足他們許多渴望,玩具就不再這麼吸引人了。
每一天我接孩子們放學,最先看到的就是那奔向我的身影,然後是或興奮或沮喪的眼神。在回家途中的溝通,十幾分鐘的注意力,已經可以讓他們回家後,馬上又成了無憂無慮的孩子。吃吃點心,聊聊天,他們又有力量面對每天的功課,彈琴,又有盼望面對明天了,因為愛槽已注滿,可以重新出發。
三. 上帝主動給予,在乎關係,不在乎方法
父母的給予,也影響我對天父的態度。我知道祂有,祂也願意給,所以我敢向祂要。我禱告要過小至鞋子,參考書,大至學費,電腦,車子,房子,當然還有工作,丈夫,孩子(要兩個,給三個)。
我的禱告常常不是死求活求的,有時將需要寫在禱告簿上,回頭看,幾乎都成就了。而這類個人需要的禱告,常常都是一念之間,我告訴天父我的想法:「我好想學好英文喔!」之後不久,祂就帶領我的學習之路,先是翻譯書,然後有口譯的機會。服事遇到困難沮喪了,我關上門,對天上的父親說,「我需要一點從你來的安慰好嗎?」才過一天,就有一個幾年不來教會的人打電話說要來,令我重新振作。
有時候說不清楚要什麼,也不會求,就只有跪在床前,仰望耶穌。祂知道我,祂認識我,祂賜下的都是好的。有人為求另一半,列出許多條件,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,條件也開不完全,只敢說,隨便你給。
就像父親抓住我的眼神,主動地給予,想表達愛,天父的心在我身上,我正想的時候,祂已賜下,我才開口,驚訝就在那裡。多少次意外收到想要的東西,需要的話語,尋求的答案,甚至是必要的管教,都像包裹一樣寄來,有的包裝精美,有的內容豐富,有的我覺得有些累贅,要到後來才能看出它的價值。天父送的禮物都好,雖然常常一開始我都不體會,包括我那極為信實可靠的丈夫,(反面就是一板一眼,不太浪漫。)
四.不再分離
一個月的相處很快就到尾聲,送爸媽進了機場,看他們在通關之後的長廊中,老態龍鐘,緩緩而行,頻頻回首,卻又找不到玻璃門外頻頻揮手的我,他們眼睛昏花,我也淚眼迷矇。想到二十一年前,是我出國,他們送行。這二十年,我長大了,讀書,工作,結婚,生子,回臺,回美。(兩者都叫”回”,因為都住了太久,都是”家”。)而父母移民,來來去去,反倒是我送他們進出機場的次數多。我們的關係就在眼神流轉間,愈見親密。英文的送行叫”See” someone off,頗有道理。
我學習跟隨主的這二十幾年,似乎也讓我稍微學會捕捉祂的眼神。不會等到祂發怒才順服,也不忍叫祂傷心。我做錯了,好像看見耶穌看彼得的眼神;我順服時,好像看到天父看愛子的眼神。正如長大的孩子,我開始要回報,問天父說,我替你做這個好不好,我替你買那個好不好,要搶著付帳。有時候不合祂的心意,有時候顯得笨拙,有時候熱心過度引起別人不快,但天父總是接受的,祂總是知道的,祂還是先看出了我的眼神,問道:「要不要吃冰淇淋?」
我知道我的答案將是:「Daddy,只要跟你在一起就夠了,只要在一起。」然後像一個小女孩坐在父親的膝上,心滿意足地,不用再捕捉天父的眼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