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天樞聖經地圖

112 新圖二 112 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〈新圖二〉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
羅馬帝國最初(753BC)原係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小城邦,歷經二百四十三年、共七個王。因其統治過虐,而在主前510年被推翻,隨後即改行共和政體,由貴族們組成元老院共同執政,並且開始擴張國土,逐漸佔領義大利全境;又三次擊敗迦太基,再取得西西里、撒丁利亞和科西嘉等三島及西班牙、北非迦太基及其屬地。羅馬因此在地中海西部稱雄,然後進軍東方。主前190年戰勝敘利亞,主前168年滅亡馬其頓,主前64年滅亡西流基,主前30年滅亡多利買,希臘帝國的領土全歸入其版圖。主前27年,屋大維被推舉為皇帝,改名奧古斯都,羅馬自此進入帝國時代。當時羅馬帝國以現今的義大利為主體,版圖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,西至現今的西班牙、葡、德、法等國和北非沿岸諸國,東則到達裏海,南方包括敘利亞、巴勒斯坦、直到埃及全地。當時羅馬封大希律為猶太王,實際係屬羅馬一省。
主後66年,猶太人不堪羅馬帝國強收暴斂、甚至動用大軍壓迫,導致武力反抗,羅馬竟敗在猶太人手下。城內的基督徒想起主耶穌警告說:「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,就可知道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。那時,⋯在城裡的應當出來;⋯因為將有大災難降在這地方,⋯他們要倒在刀下,又被擄到各國去。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,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。」(#路21:20-24|)因此很多基督徒逃離耶路撒冷。
主後70年提多將軍再度率軍圍攻耶路撒冷,在城外築一道七公里半的土牆,正如#路19:43-44|主耶穌所說:「因為日子將到,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,周圍環繞你,四面困住你,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,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,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。」四個月後,城被攻破,人民遭屠殺,聖殿和民房被焚燒,羅馬兵丁為了挖取聖殿被焚溶入石縫的金子,就把聖殿的石壁撬開、拆下。這應驗了主耶穌的話:「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嗎?我實在告訴你們,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,不被拆毀了。」(#太24:2|)
耶路撒冷被毀前後,部分猶太人和軍人(也許是前述的基督徒),逃到死海西南的瑪撒大山上,頑抗死守三年,最後被火攻;失守前夕,全部960人集體自盡。這慷慨就義、壯烈之舉,成為猶太民族忠貞國魂的標誌。
耶路撒冷被毀後,祭司制度和聖殿獻祭與崇拜都終止了,各個黨派也滅失了。自此會堂取代聖殿部分功能,文士制度仍被許可,並可傳授律法等傳統知識。猶太人雖被分散至各地,在當地都會設會堂,因此雖歷經兩千年,猶太教仍能幸得保留。猶太人在各處被排擠、受壓制,也數度遭集體屠殺,再再應驗祭司和眾人當時在彼拉多面前的應答:「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。」(#太27:25|)但神是有恩典、有憐憫、又信實的神,1948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終於在萬般困難下,奇蹟似地復國。至今六十餘年間,一直屹立在強敵的環伺下,的確不能不讚嘆這是奇蹟和上帝的恩典。
自尼祿王開始,基督徒備受迫害。主後314年,君士坦丁大帝取得政權,即改奉基督宗教為國教,並將羅馬帝國的命令規章應用在宗教上,成了政教合一。324年,他把希臘古城拜占庭擴建,改名君士坦丁堡,作為他的新首都。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、西兩個帝國,同時教會也分裂成東正教和西正教。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,以君士坦丁堡為首府;原(西)羅馬帝國仍以羅馬城為首府。410年西哥德人攻佔羅馬,455年汪達爾人再度入侵,西羅馬因而覆亡分裂成許多獨立小國。但歐洲仍是在羅馬文化和宗教傳承下保持聯合狀態;教會(西正教)以羅馬城梵諦岡為教廷,則成為拉丁文化主要的保存機構。法國對西正教一直表示尊敬,第八世紀末,查理曼大帝將自己的國家改稱為神聖羅馬帝國。
東羅馬帝國延續了一千一百年,首都君士坦丁堡實在是羅馬城的翻版,有七個山頭、十四個行政區,其政府和公用設施建造得與羅馬城一樣,甚至從羅馬城移居很多人來,使該新都具有拉丁氣氛。到第十五世紀,君士坦丁堡的人仍自稱羅馬人,君士坦丁堡也是東羅馬教會(即東正教)的教廷。俄羅斯教會屬君士坦丁堡管轄,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後,莫斯科大公即宣稱他是君士坦丁皇帝的繼承人,亦自稱莫斯科城是第三個羅馬城。1453年,土耳其鄂圖曼王朝滅了東羅馬帝國,羅馬帝國就此完全結束。